新闻中心

社区资讯

  • 促创新 同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惠州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训小结
  • 2015-12-17

  •          2015年12月17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惠州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训结业交流汇报会在人才服务大厦611会议室顺利举行。区委常委、党群办主任方小龙参加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来自园区、镇街、区直等相关部门正科级以上干部以及历届入选恺旋人才计划的各类人才代表共54名学员分享交流了培训心得。

             政企互动 形成合力
             本次培训时间自11月7日正式启动,为期14天,培训对象为各园区、各镇、区直等相关部门正科级以上干部以及历届入选恺旋人才计划的各类人才代表。此次培训得到了区委、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方小龙指出,举办这次专题培训班,是我区加快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通过集中学习和研讨,搭建政企互动平台,帮助学员发现问题、找到差距,达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形成合力的目的。

             因材施教 有交集更有并集
             从岗位职责要求和发展需要出发,培训课程既有侧重又有交叉,政府组的课程侧重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如《透明政府与民意反馈机制》、《政府公共危机应对与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等,而企业组的课程则更注重操作实战,如《人才创新与创业环境打造》、《企业变革与管理创新》、《企业家战略领导思考以及如何打造高效团队》等,围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分类培训,并结合专题讲授、案例分析、分组研讨、情景教学、沙盘演练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期间还组织学员到苏州工业园区本土标杆企业、创客空间和孵化器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培训课程资源丰富、培训方式灵活,既有效满足政府和企业多层次、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又达到了对话交流、碰撞思维、共同进步的效果。

             借鉴经验 坚定底气和信心
             在结业交流汇报会上,学员热烈地交流了学习感想和体会。培训班分为六个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围绕所学知识如何与高新区发展相结合作专题汇报。惠州华励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菅冀祁作为第5组代表汇报了本组学习情况及个人关于仲恺高新区人才工作的一些想法。
             汇报后,方小龙在小结中对本次培训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本次培训有几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二是安排合理,实效性强;三是学习认真,触动性强;四是成效明显,有借鉴性。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将学习常态化,开足马力去学。高新区在新常态下要谋求发展,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是制度与创新。他认为学员应该打破旧的思维方式,让企业轻装上阵火力全开谋发展。三是保持良好的干事创业激情,要好好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先进经验,更加坚定我们干事创业的底气和信心。



             附:更高、更深、更广——关于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才工作的一些想法

             2015年11月7日至13日,参加惠州仲恺高新区组织、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承办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训,关于人才工作一些想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高度
             结合新加坡经验,从培训第一天起,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各位教授反复强调的一个理念就是:人才工作是政府的责任;人力资本培育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之前囿于实际工作所限,较多考虑的是企业及创新团队如何引进、挖掘、凝聚人才。对政府及宏观环境在企业人才培育方面的角色,思考并不多。此次培训,通过老师的教导,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从历史看,新加坡及其产业的发展,源于执政党和新加坡政府对人力资本培育宏观环境的高度重视与长期投入;从现实看,仲恺、惠州、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基础在于党和政府对各类人才培育及适应人才成长的创新创业环境的持之以恒的关注与重视。本次培训同学中,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既经历过TCL、德赛、华阳、三星等企业内的工作历练,又经历了从创业起步到年收入数亿元的发展过程,同宿舍的肖俊彩同学就是其中一例。能说他只是TCL、德赛或某家企业的人才吗?或许说他是仲恺、惠州、甚至中国的的人才更为合适。如果能够培养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才,仲恺、惠州创新创业怎能不加速发展呢?
             在人才培养方面,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已走在很多地市区的前列。正是站在较高的高度,天鹅计划、恺旋人才计划等举措才能应运而生,惠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组织的拔尖人才北京大学培训、仲恺党群办组织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培训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形式多样的人才培育工作才能有条不紊进行。反之,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才储备才能日渐丰厚,包括人才工作在内的各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越办越好。

             二、深度
             人才工作及创新创业环境培育,知易行难,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把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做好很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辛努力,需要把工作做深、做扎实、做出实效。 譬如,教育科研机构的引入:在苏州期间,走在入驻酒店附近,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在内,诸多教育研究机构比邻而居。这些机构的存在,不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官产学研高端人才团队的培养及社会共识的建立。在苏州这短短几天,各位同学受到的触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有一批这样的教育机构落在本地,持之以恒教育培养,其影响又会如何呢?
             与惠州市、仲恺区相比,苏州、深圳有其优势,但从我们自身来说,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譬如,重点院校的研究院难邀请,院系能否邀请?院系难邀请,团队或工作室能否邀请过来?邀请老师没那么容易,远程教育有没有可能?等等。
             又如,创新创业孵化器对人才培养、对创新创业、对经济升级的重要意义,不必多讲。走访苏州工业园,从政府、到组织、再到腾讯等企业的各类创业孵化器鳞次栉比。与之相比,惠州创业孵化器的数量、影响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外,苏州可以邀请腾讯、启迪、黑马等在苏州搞孵化器,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干?对内,如何将惠州市各大企业、各大协会的基础与大众创新的激情有机结合?很多工作要进一步做深做透。

             三、广度
             人才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广。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很多小事都在潜移默化影响人心。而只有凝聚人心,引进、培养、凝聚人才才有基础。
             培训班期间,与同学交流时,谈到一个例子:身边一位华阳同事,曾考虑回老家工作。待了段时间又回来了。为什么?因为结婚生子都在惠州,落地生根后,想回老家已经回不去了。
             也有人才,暂未结婚生子,甚至暂无男女朋友,人心很难安定。对于这些人而言,休闲运动相亲交友,组织对口单位联谊等等,看似琐碎,却是人心安定的基础。
             更多的,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窗口单位的每次交流、每通电话、每次办事、每次培训、每项活动……点点滴滴都在为凝聚人心服务。从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到春风化雨、素质提升方方面面,这诸多具体而微的耐心细致的工作,将千千万万人心凝聚在一起,将千千万万人才团结在惠州、在仲恺这片创业热土,辛苦而又光荣。
             祝惠州、仲恺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人才工作越做越好!惠州加油!仲恺加油!
             惠州华励医疗有限公司 菅冀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