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you NPWT Pro
Foryou NPWT Home
Foryou NPWT敷料
Foryou NPWT集液瓶
知识中心
临床资讯
临床文献
服务理念
资料下载
企业资讯
公司公告
重要展会
行业资讯
伙伴资讯
社区资讯
员工天地
研发团队
专利技术
创新设计
临床案例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众关系
资质认证
分支机构
社会责任
新闻中心
企业资讯
公司公告
重要展会
行业资讯
伙伴资讯
社区资讯
员工天地
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天地
员工天地
骆名灯:十年冷板凳 一朝领跑人
2010-04-17
源于一个最朴素的梦想,他奋发努力,踏进了清华大学,成了一名“天之骄子”;又因甘于寂寞、潜心好学,成了华阳集团的一名技术专家。骆名灯从来不惧怕坐冷板凳,因为他深谙“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哲理。
清华大学毕业、研究生文凭、多项机芯产品专利技术发明人、公司副总经理、惠州市拔尖人才、首届惠州市科技之星、广东省青年科技标兵、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个拥有这一连串光环的人,又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采访之前,记者一直想勾画出采访对象的轮廓。没想到,一见面,我竟很难将眼前这位个子不高、言语不多、看起来年纪轻轻的普通人与之前勾勒的形象联系起来。
源于一个最原始的“吃商品粮”的梦想,骆名灯踏入了中国最著名的学府
19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年份——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这一年,湖北咸宁地区嘉鱼县牌州镇的一户农家诞生了一名小男婴,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骆名灯。他还有一个姐姐。体弱多病的母亲一直巴望着能生下一个儿子,将来能为骆家撑起门庭。骆名灯的出生无疑为这个农家小院平添了莫大的欢欣。
牌州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平原小镇,与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赤壁毗邻,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富足的鱼米之乡,素有“小汉口”之称。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里的人们虽守着米粮仓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劳累了一天的社员,挣得十个八个工分,到年底算下来,每天也不过只有四五毛钱的分值。骆名灯的祖上曾经是破落地主家庭,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个令人不齿的“成分”让骆名灯一家遭到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歧视和折磨。身患疾病的母亲,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小名灯一放下书包就抢着帮家里干活,甚至跟着大人一起下田插秧、拣稻谷、摘棉花,为的是多挣几个工分,多几斤口粮。
据骆名灯自己回忆,整个小学阶段他们都在“开门办学”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度过,基本上就没怎么上课。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初中阶段的学习才步入正轨。所幸的是,骆名灯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听说恢复高考了,他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吃上商品粮,改变目前的境遇。“说句老实话,也许是穷怕了,我那时拼命读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冲着能跳出“农门”、能吃上国家商品粮填饱肚子去的,也算是给家里减轻负担!”骆名灯实话实说,“要说有什么远大理想的话,那也是后来的事!”他朴实的话语,让有着几分相似经历的我鼻头发酸。
1984年,当骆名灯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清华大学,消息不胫而走,牌州镇这个并不起眼的骆姓家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骆家老二考上清华大学了!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农家孩子哪怕是考上一个中专,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那时的高考录取率极低,可以说是百里挑一。更何况骆名灯考取的是中国最有名的清华大学呢!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骆家来祝贺,那场面绝不亚于乡下任何一场隆重的婚嫁庆典!看到这个沸腾的场面,一向沉默寡言的骆名灯,强烈地意识到:考取清华大学的荣耀,绝不仅属于自己和这个家庭,而且属于整个家族、整个牌州镇!自己一定要更加用心读书,出人头地。正是这个最初的驱动力,让他在清华大学的五年里刻苦努力,并在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从进入清华大学开始,一直到北科大研究生毕业,骆名灯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优异成绩取得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从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这也让他为此感到十分充实。
从“坐冷板凳”开始,骆名灯依靠他的“沉默”进入一个奇妙的科研世界
1992年,为了给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时任惠州信华精机有限公司(华阳前身)总经理的张浩先亲自带队到北京招聘。骆名灯被张浩先一眼看中:眼前这个沉默多思、寡言冷峻的小伙子,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技术型专才吗?仅仅与骆名灯简短地交谈了几句,甚至连他的简历和证件都没看一眼,在近乎“武断”的评判中,张浩先决定录用他了。张浩先相信自己的眼力。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张浩先当初在一刹那间对骆名灯作出的判断,并非“武断”,而是经年积累而成的伯乐眼光。
伯乐相中了千里马,而这匹“千里马”对自己的“东家”却并不了解。在遇到张浩先之前,骆名灯只知道“信华”是由中、日、港三方合资生产机芯的企业。至于其他,则一无所知,甚至连什么是机芯,也似懂非懂,一头雾水。骆名灯在校期间学的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隐隐感觉搞机芯还算比较“对口”,因而倒也踌躇满志。当时还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在“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的煽情下,惠州被媒体炒得炙手可热。尽管后来被证实这是一场虚拟的泡沫。不过,这样的“效应”,确实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来到惠州。就这样,位于惠州的“信华”将骆名灯招到了旗下。1992年4月,骆名灯怀着做一番事业的激情和梦想,离开北京来到惠州。
进入信华之后,骆名灯首先被分配到一分厂当了一名技术员。这让他这个怀揣双学历的研究生感到了几许失落。后来他才了解到,1989年最早来信华的那批大学毕业生,一开始都分到各条生产线当线长,从最基本的工位一个一个做起。当时也没有现在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更没有明确具体的指导人员。起初公司没有给骆名灯安排什么具体的工作,说穿了就是个打杂的,如研究一些样机,分析并修理不良品,整理文件,画画图,设计一些夹具,等等。时间一长,当初踌躇满志的骆名灯感觉自己成了 “边缘人”,令人不安的失落感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强烈。好在工作比较忙,工作带来的充实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失落感。这段时间,骆名灯沉默的外表和耐得住寂寞的性格帮了他的大忙。他利用工作和闲余时间将车间里生产的所有机种,包括一些已经停产的机种,都进行了一次精细的解剖,并绘制了各个机芯的结构原理图,第一次对各个机种的结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而又深入的了解。
“其实,我对机芯工作产生兴趣,也是在这段‘坐冷板凳’、‘做边缘人’时产生的。如果我当初耐不住寂寞,根本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绩!”骆名灯对那段日子深有感触。
初次“试水” 骆名灯在属于他的高台上跳出了精彩的“转体翻腾一周半”
骆名灯在工厂默默无闻地呆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一天,厂长想起了他。厂长把他找来,并对他说:“你是研究生毕业,是难得的人才。既然是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你去负责CDS-37吧。”于是骆名灯第一次分配到一个机种:CDS-37,成为该机种的技术员。这是一个磁带式汽车音响机芯,是专供美国Chrysler公司的,当时的生产量较大,每月约10万台左右。这对公司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骆名灯风趣地把这次技术上的介入,称作是他在机芯领域的第一次“试水”。
当时,所有机芯的都是由一家日本公司开发的(日本公司叫信和,在日本是一个很小的公司,但在机芯行业很有名,是日本三大专业机芯厂之一,信华自己开发的机芯量产已是1999年之后的事情了。)信华生产CDS-37已有一段时间了,技术方面也比较稳定,技术员所作的工作就是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解决突发的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直通率。当时CDS-37的直通率为90%左右,不良率约为10%。按每条线每天生产2000台计算,不良品是200台。应该说,降低不良率还是有相当空间的。
基于降低产品不良率的最初目的,骆名灯对生产线的不良项目进行了逐项分析,找出了占全体不良的80%左右的前5项主要原因,又对这5项不良的原因进行逐项分析,通过各种试验,找出根本原因,并策划试验对策。在这个过程中,他运用所学的关于尺寸链计算的方法,对一些疑有问题的尺寸链进行核算,结果竟然发现了一些设计缺陷,找出的问题最终得到了日本设计人员的确认,并进行了修改。
通过对设计问题的逐项改进,CDS-37生产线的直通率一下子从90%提高到了95%。另外,他还通过改善作业夹具、作业方法、作业流程及工位平衡等措施,使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CDS-37线当年被公司评为了“优秀生产线”,骆名灯也因此得到了一个胶皮笔记本的奖品。骆名灯在机芯领域的初次“试水”,就以其当初“坐冷板凳”得来的积累飞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了一个精彩的“转体翻腾一周半”,奠定了其作为这一领域专家的基础。
遭遇第一次“滑铁卢”后,骆名灯和他的攻关团队征服了美国通用
CDS-37工作刚告一段落,更大的挑战又来了。1994年,公司从日本引入了CDS-52新机种,这是一个逻辑控制的汽车音响磁带机芯,比CDS-37又高了一个级别,没有按键,都是轻触电动控制,结构更为复杂。它是供给通用汽车的,在别克等车型上使用。通用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它要求机芯的上线不良率在25PPM以下(后来又提高到10PPM)。所谓25个PPM,就是100万台中,不良数不能超过25台。100万台几乎是一年的总产量,也就是说,每年的客户上线不良品数量必须控制在25台以下。与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相对的是,机芯是新开发的,质量不稳定,设计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出所料,第一次生产的工程不良率就高达60%,出货到客户那里的机芯可靠性也有问题。客户来生产现场监察,提出的问题点超过百项,监察的结果是“不合格”。
这是信华历史上遭遇的第一次“滑铁卢”。此前,信华一直为自己优秀的生产制造水平而自豪。殊不知,在“通用”这样客户的监察下竟然不合格。有一些平常认为是“细枝末节”,在“通用”看来必须改善。此前信华谈论不良率都是用百分比,而通用提出了PPM的百万分比的高要求。
既然没有后路可退,只得迎难而上。公司提出了“从百分比到PPM的超越”的宏伟目标。“与高手打交道才能长功力。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一开始工作,竟然就能够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打交道(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即使是现在,也难以想象。也许,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无知者无畏’吧!”骆名灯说。
对于公司提出的质量目标,作为CDS-52的技术负责人,骆名灯深感责任重大。他将技术攻关分为设计、来料、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分别组织攻关小组进行各个击破。那段时间他与同事们常常没日没夜、通宵达旦地工作。经过与日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CDS-52的质量终于从不良率的“百分比”跃上了“PPM”的台阶,最佳月度的产品不良率竟达到了“0”PPM。他们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征服了美国通用这个挑剔的大客户。美国通用给信华发来了“优秀供应商”的奖牌,而信华和通用的合作也一直延续至今。
从解剖四台样机入手,骆名灯率研发团队突破了DVD机芯开发的技术瓶颈
1998年,DVD进入市场了,都是日本的产品,价格在5000~6000元左右。在错失VCD第一轮市场机遇后,公司将DVD机芯开发的任务交给了骆名灯。于是,骆名灯亲自到广州海印电器城花了2万多元买回了4台DVD整机,对其进行解剖式分析研究。
在当时看来,华阳的起步还不算晚,因为当时只有日本公司有机芯,如松下、先锋、Sony等,而且都不外卖,只借自己生产使用。中国国内的DVD整机厂,只好使用DVD-ROM来制作DVD整机,市场需求非常强烈。但到底开发什么样的DVD机芯,骆名灯心中并没有底。通过对购买的样机进行仔细分析后,华阳多媒体决定开发一款与松下安装尺寸兼容的DVD机芯,这是基于对生产和市场调研的结果。可是,事与愿违。为了保护核心技术,松下的那款机芯,也只是自己使用,不外卖。这样,骆名灯和他的研发团队不得不重新开发一款,其尺寸与市场上的主流兼容,这就是SHD-2502。通过SHD-2502的开发,骆名灯认识到,开发新产品,首先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把握住市场的主流,并与之兼容。这就是所谓“市场导向”,而不是“技术导向”。
与此同时,他们又开发了一款车载DVD机芯:DVD-C01。并在2000年提出车载DVD,在国内应该是最早的。因为当时汽车连CD都还没有普及,主流还是老式磁带。但骆名灯和他的研发团队看到了汽车音响发展的方向,DVD是必然的选择。车载DVD机芯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是此前未曾经历过的,比如抗震性能。与磁带相比,碟机类产品的抗震能力当时是比较差的。骆名灯将抗震性能作为一个难题组织攻关,从结构、伺服两方面进行努力。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通过多次试验和理论分析,他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确定了机械抗震的参数和伺服参数,生产出的机芯抗震性能比日本的机芯还要出色,成为车载DVD机芯的一个突出卖点。就连Kenwood、BOSCH这些国际著名品牌的整机上使用的也是这款机芯。通过DVD-C01的开发,华阳多媒体掌握了车载DVD/CD机芯设计的关键和试验方法。
此外,以骆名灯为首的研发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机芯产品,其中包括便携式、吸入式、车载式等机芯产品。当然,基于DVD-C01的研发,后来的这些机芯在设计和生产上,一切都显得驾轻就熟。
“技术的积累,对一个人、一个公司,乃至对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的积累只有在一个稳定、持续发展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技术的积累需要时间、需要阅历、需要交学费。我曾对新来的研究生说,虽然你是研究生,但你要做好至少学习3年的准备,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因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首先是产品知识。要了解和掌握现在生产的产品,其原理、结构、优缺点,如何改善。从学校出来,可能对这些产品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作过一项正式的设计,所以,必须对自己的大脑进行充实。开发工作就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改进或突破,既不是从无到有,也不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首先要理解现有的设计,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需要学习和长期的积累。要沉得下去,坐得下来,切忌浮躁。正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有句话叫‘厚积而薄发’。厚积尚且薄发,薄积更是薄发、甚至不发!”对于多年来在DVD机芯和伺服领域的长期摸爬滚打,骆名灯深有自己的体会。
“从信华精机,到华阳通用,到华阳多媒体;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到技术领导,这就是我个人的简历。16年前,我不可能考虑到现在。但我相信一点: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这就是骆名灯之所以能在华阳一直坚守的原因所在,也是他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而最终成为这个行业技术的领跑者的原因所在。
惠州市东江公共文化研究所 王子轩 2010-4-17 9:45:54
http://www.pqea.org/Show_artitle.asp?id=1249
骆名灯:与高手过招方知己之不足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车载音响系统不断地更新换代,为出行的人们提供了越来越舒适的乘车环境。你或许没有想到,在国内市场占亚军地位的华阳车载DVD机的关键部件———机芯及伺服,是由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而率领这支研发团队的是该公司的副总经理骆名灯。
14年前,刚取得硕士学位的骆名灯只身南下,进入了华阳集团的前身信华精机有限公司工作。10多年来,他植根于惠州这片沃土,努力打拼,锐意创新,迅速成长为我市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姣姣者:开发和主持开发的产品有三大系列10多个品种,拥有5项个人专利,研发的DVD机芯及伺服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对该项技术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的空白。2002年至2005年,骆名灯负责研发的机芯产品在华阳通用累计生产数量312万台,创产值2.2702亿元,利税1130万元。
初出校门 分到车间当技术员
上世纪90年代初,刚走出校门的骆名灯踌躇满志,希望能在研发岗位上大显身手。但实际工作岗位却与他最初的“自我设计”有所出入,因为他被分到车间当技术员。“一开始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几乎是打杂,如研究一些样机、分析并修理不良品、整理文件、画画图等,时间一长,感觉自己似乎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边缘人’。”骆名灯对初出道的往事记忆犹新。但他并没有因不受重用而消沉,相反他还利用这段时间,将车间里所有录音机的机芯都解剖了一次,并绘制了各个机芯的结构原理图,对各个机种的结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天,厂长对骆名灯说:“你是研究生毕业,既然是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骆名灯领到了一个机芯技术员的差事。他接手时,该机芯的不良率在10%左右。骆名灯着手对生产线的不良项目进行分析,找出5项主要不良的原因,发现了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一些结果得到了日本设计人员的确认,并进行了修改,使生产线的直通率提高到95%。“我负责的这条生产线被评为优秀生产线,获得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奖励。”骆名灯笑着说。
与高手过招 美国通用给信华发奖牌
一直以自己的生产制造水平而自豪的信华公司,在1994年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挑战:厂方从日本引入了一个新机芯,它是供给美国通用等国外汽车厂商使用的,第一次生产时的不良率竟达60%,而通用的要求是100万台中不良数不能超过25台。通用方面派人来生产现场监察,提出的问题超过百项,监察的结果是不合格。
作为这个新机芯技术方面的负责人,骆名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有与高手打交道,才能更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学到改进的方法。他说,他带领技术人员进行攻关。那段时间加班成了家常便饭。经过共同努力,新机型的质量终于踏上了百万级的台阶。”
“通用给信华发来了优秀供应商的奖牌,现在这个奖牌还在信华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里。”骆名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所谓的高手并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我们就是在与他们同台竞技中提高自己。”
自主创新 几个月夜以继日攻关
上世纪末,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直生产磁带机芯的华阳也面临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产业升级,要开发一种新产品以提升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我们已错过了VCD机的时代,DVD机时代刚刚来临,我们一定要揪住不放。”公司作出了这样的重大发展战略调整,并把DVD机芯开发的任务交给了骆名灯。
当时日本公司的DVD机芯都不外卖,国内的DVD整机厂只好用DVD-ROM来制作DVD整机,成本很高,但质量却不稳定。为此,他和同事专门跑了一趟广州海印电器城,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日本产品,且价格十分昂贵。他们花了2万多元买回4台DVD整机。他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DVD机芯搞出来,以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垄断。”
买回来的4台DVD机派上了大用场,骆名灯和他带领的团队对DVD的机芯进行大解剖,小到一颗螺丝和一条线路都不放过,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直至完全弄清机芯的原理和结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地攻关,第一款机芯生产出来了。为适应市场需求,骆名灯带领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开发出另一款DVD机机芯。初战告捷后,2000年,骆名灯又把目光瞄准了车载DVD机芯的研发,这在国内是较早的。经过3个多月大量的试验和理论分析,骆名灯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确定了机械抗震的参数和伺服参数,研发出来的机芯其抗震性能比日本的同类机芯还要出色,成为车载DVD机芯的一个卖点。
培养人才 毫无保留培养技术骨干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技术都是具有延续性的,每一项技术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我们需要团队的力量来积累和传承技术。”骆名灯十分注重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他说:“在华阳,不看你的学历,也不看你的资历,而是看你有多大的能力。你有多大的能力,就给你多大的舞台。”
华阳第一款全新设计的吸入式DVD机芯,它的碟片装载机构的设计者是杨扬。2002年专科毕业后,杨扬进入华阳集团。在人才济济的该集团,杨扬的学历实在不高。但骆名灯在日常接触中发现,杨扬富于创造性思维,是一棵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对于骆名灯这位引路人,杨扬充满了感激。他说:“开始时骆副总为我制定了为期6个月的实习学习计划,平时我有什么搞不清楚的技术问题就请教他。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为我讲解,直到我搞懂为止。”用了不到3年时间,杨扬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一名工程师。多年来,在骆名灯的培养下,像杨扬一样,一大批具有自主产品开发能力的开发技术骨干迅速成长起来,为华阳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惠州日报记者孙晓说 通讯员张宇亭 2006-03-03
http://www.hznews.com/xw/tbbd/200603/t20060303_40160.html
版权所有 ©
惠州华励医疗有限公司
&
华阳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1023375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使用条款